2月28日,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主任杜嗣河教授、荣休教授及高级顾问胡志城教授、副主任杜志伟博士一行3人莅临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交流访问。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静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院长段俊国教授、副院长路雪婧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处长舒薇女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眼视光总监周跃华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眼视光教研室主任周春阳副教授、副主任谢艾芮副教授等热情接待,双方就眼视光教学、科学研究及合作契合点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交流会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副院长路雪婧教授主持。
交流会现场
双方在大学(十二桥校区)第一教学楼3楼眼科学院会议室举行会谈。杨静副校长对杜嗣河教授一行的来访和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介绍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眼科学院教学、科研、师资等情况。希望双方通过此次参观交流能找到合作契合点,为培养高质量的视光学人才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杨静副校长致辞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主任杜嗣河教授、胡志城教授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科研、师资等情况,着重分享了该院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方向、科研成果等内容。
杜嗣河教授
胡志城教授
周春阳副教授介绍了医-教-研三位一体建设情况,就眼视光学科教学建设、教学资源、科学研究、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周春阳副教授
作为学院眼视光专业学术带头人,周跃华教授表示以段俊国院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不仅加强医教研防相结合,重视中医眼科的发展,而且常态化进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眼科中西医结合、创新,把握好良机,将教学、技术、学术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殷切希望双方能加强合作,共同为我国眼视光专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周跃华教授
段俊国院长表示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一直居于亚洲翘楚,并且长期致力于推进内地视光专业的发展和规范,眼科学院、银海眼科医院、眼科研究院如能与其合作,将在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科研交流、临床工作等多方面受益匪浅。
段俊国教授
座谈之后,杜嗣河教授一行参观了眼科学院教学实验室、眼科影像室等场所,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了解了医院眼病诊疗专家团队、眼科医疗设备、眼科医疗特色与亮点等情况。
参观眼科学院教学实验室等场所
参观银海眼科医院廖品正国医大师工作室、VIP门诊、住院部、特检中心、眼视光中心、眼影像分析与诊断中心等场所
双方在银海眼科医院合影
通过此次交流访问,双方一致认为应该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加强眼视光产品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我国眼视光专业的发展。
双方在眼科学院合影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提供全港唯一的眼科视光学学位课程及医疗科学博士学位﹝眼科视光学﹞课程。
为了培育学生成为专业的眼科视光师,授予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学院有高质素和经验丰富的教授,提供最优质的学术教学;学院设有被誉为世界一流和全亚洲最完善的教学诊所,学生在诊所内进行实习,会见和治疗真正的应诊者。学生在修毕学位课程后获取执业眼科视光师的专业资格,并有相当的临床实习经验,具备良好而稳健的学术和临床能力,因此深受业界和学术机构欢迎。
科研亦成为学院的学位和研究生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透过科研的学习历程,让学生运用批判性和反思的思维深入探究科学方法,同时发掘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质。学院的主要科研重点集中在近视和眼睛老化两方面,而学院在这些领域上也是全球公认的学术权威,并吸引了来自大学、业界、政府和私人机构的赞助资金支持。
学院旨在提高广大市民对护眼的意识及对眼科视光师职能的认同,积极参与小区服务,为社会大众进行综合眼科视光检查。眼科视光师在进行综合眼科视光检查时,不仅识别应诊者所提出的问题,如近视或远视,还要诊断和治疗眼睛疾病,并透过眼睛毛病的表症,找出其他身体健康潜在的问题。另外,学院也不时到中国及其他国家分享其专业知识,藉此促进眼科视光学的发展。
眼科视光学渴求具备科学的头脑、热心助人和善于表达的人才。眼科视光学不但能够给予你为社会福祉作出贡献的机会,并让你获得应诊者、社会及其他医护专业伙伴的尊重。
眼科视光学专业能够赋予你实现个人抱负的满足感,学院欢迎大家加入他们行列,为社会大众恢复理想的视力。
杜嗣河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学院主任
梁显利长者健康视觉教授
研究领域:• 基本近视生物学机制(近视)
• 青光眼
简介:
杜教授以优异成绩获取香港理工眼科视光学专业训练后,于 1993 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学院眼科视光学哲学博士。本人从 2005 年后晋升为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教授,并于 2013 年获颁 授梁显利长者健康视觉教授席,现为眼科视光学院学院主任。
杜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是青光眼和近视,而他所领导的团队着重了解青光眼和近视形成的机制, 从而寻找减缓或治疗青光眼和近视的方法。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因。杜教授的团队致力研究前房水制造机制(AHF),控制青光眼患者的眼 压,预防失明。他们是第一组研究团队发现氯离子的传送是前房水制造机制的主因。此研究发现 透过描绘氯离子分泌的细胞路线图,能够将前房水的制造与氯离子联系起来,对研发治疗青光眼 的药物有重大的帮助。现时他的团队正检验各种中药控制细胞液体输送及抗氧化损害的特质,藉 此研发治疗青光眼的新方法。
近视人口在全球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而深近视人士引发永久视觉受损和失明的风险较高。杜教授 的近视研究团队进行近视研究超过 15 年,是世界上领导近视研究的团队之一。团队同时利用分子 和光学方法了解近视形成的机制,成为第一组成功利用蛋白图谱的方法去剖析生化讯息如何产生 近视的团队。最近他们成功研发光学离焦软性隐形眼镜减慢近视加深达 60%,并已成功于美国获得专利。
杜教授经常于顶尖的生理学和眼科研究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而其研究亦受到媒体的关注。他的研 究工作获得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资助,总额超过 3500 万港元。他同时担任国际的研究刊物和研究资 助金的评审委员,国际研讨会和会议的筹委会会员,也参与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澳洲和西 班牙等世界各地科学家共同合作的研究。 杜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所发明的「光学离焦」软性隐形 (DISC) 镜片在日内瓦第 39 届国际发明展中获得特别大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另外,其「多区正向 光学离焦」(DIMS)眼镜镜片则在日内瓦第 46 届国际发明展中获得全场总冠军、 特别大奖及评判特 别嘉许金奖。
胡志城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荣休教授
简介:
胡志城教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取得眼科视光学博士学位,其后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深造,获颁生理光学硕士及博士两个学位。胡教授为美国视光学院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tometry) 低视能护理中心院士及专科文凭持有者。
胡教授于1964 年考获执业牌照,最初在加拿大红十字会任职眼科视光师。 赴美深造期间,他在印第安 纳大学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1970 年,胡教授回到母校滑铁卢大学任教,1980 年获升任为教授,由任职 至 1996 年成为该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期间,胡教授受邀出任不同教育机构的客座教职或担任顾问工作,例如:澳洲墨尔本大学、美国宾夕凡尼亚州眼科视光学院、英国剑桥大学。
胡教授返港后加入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他在 1987 至 1989 年间,胡教授于理大创立诊断科学系,并为 该系创系系主任兼教授。及至 1997 年 1 月,胡教授出任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同时为理大眼科及视光学院的讲座教授。2004 年 6 月,胡教授退任院长一职。 2008 年 8 月,胡教授再度出任为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 及至 2011 年 7 月 1 日,胡教授获正式宣布为理大荣休教授。另外,胡教授也是中国中山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的名誉教授。
胡教授曾参与多个本地和国际的眼科视光学、医疗和研究委员会。他为世界眼科视光学会及亚太视 光学会前任主席,并现为香港隐形眼镜研究协会主席及亚太视光学会行政总监。另外,于 2008 至 2011 年间,胡教授为香港医院管理局董事会成员。
胡教授的科研领域包括低视能近视、视觉对比敏感度、屈光检查及隐形眼镜,其科研成果曾刊登于多 本科学和专业的学术期刊。
杜志伟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副主任
理学博士、副教授
简介:
杜教授本科时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视光专业,做过一年的助理研究员,之后在本校攻读博士学位,之后赴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接受博士后培训。2006年,成为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院助理教授,2013年晋升为副教授。
杜教授的研究方向为青光眼病理生理学,试图阐明控制房水分泌率、房水流畅系数和眼内压(IOP)的调节机制。他采用了一种综合方法,同时利用体内和体外动物模型来研究房水动力学的调节及其与眼压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对未来抗青光眼新药的开发具有直接的转化生物医学意义。
杜教授现任香港验光师委员会的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注册验光师执业守则全面审查工作组成员。
上一篇:没有了